作者:林俶圭 (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)
在海拔1800公尺以下,檜木林會逐漸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暖溫帶闊葉林帶,又稱樟殼林帶。台灣的樟殼林帶大約界定在海拔1800公尺以下,至北部500公尺、南部700公尺的範圍,這是由於台灣南北緯度上的氣候差異所造成的結果。在此種林帶的森林結構常分化成四個主要層次,即喬木第一、第二層、灌木層、草本層,而各層的組成植物都是闊葉類植物。除了層次分化之外,闊葉林內還有著生植物、木質藤本植物穿插,佔據各種生存空間,同時也創造了多變化的微棲息環境 (註)。
此種森林生態帶在台灣的生物多樣性上也具有不可抹滅的貢獻,因為它的海拔分布範圍最廣大,加上台灣地質、地形的多變,適當的氣候條件,以及微棲息環境分化得非常細緻,台灣大約有近1/2的生物種類生存其間,是需要以更積極的方式加以保護(例如避免不當的開發、設立保護區等)的一種生態環境。
註:微棲息環境是指一生態帶再更細緻的分化、更特定的棲息環境,它能供應不同的特定生物生活其間。
本文摘錄自『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』http://naturet.ngo.org.tw/
全文詳見:http://news.ngo.org.tw/topic/nec/2001/topic-nec01051101.htm